“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 2020年第1期在南京举办 |
|
|
2020年8月29日,由省社科联与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和东南大学经管院承办的“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2020年第1期在东南大学召开。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尚庆飞到会致辞。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前司长、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应杰,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康,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徐康宁,江苏悦达集团副总裁、经济学博士符贵兴,南京大学周凯教授等5位专家分别作《关于再创开放新格局的几点思考》《双循环背景下的对外开放》《以新开放格局应对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在双循环新格局中打造中国一流企业》《开放视域下的文化经济融合与创新》的主旨发言。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袁健红教授主持会议。省委原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原主任、省宏观经济学会会长黄健作会议小结。来自省内宏观调控职能部门、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省宏观经济学会会员单位代表和东大的研究生共计2万多人,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围绕“开放再开放:全球疫情下的江苏‘十四五’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尚庆飞在致辞中表示,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已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开放发展是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只有以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强与全球的深度融合,才能化“危”为“机” ,在新的起点上“开放再开放”,加快由开放大省到开放强省的转变。江苏要发挥好人杰地灵优势,凝聚各类智库的智慧,更好地谋划江苏“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刘应杰指出,未来“十四五”时期,江苏要在“再开放”中实现更大更好发展:一是要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二是要加快创新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江苏要在开放中加快向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大企业,创造更多高新技术专利,打造更多国际知名品牌,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要更大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领先人才。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际化人才的多少。再创开放新格局,应该更大力度吸引世界各国人才,特别是吸引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汇聚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林康指出, 在双循环背景下,江苏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大省,仍然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积极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是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吸引全球高质量外资特别是美欧企业在江苏直接投资,加大存量外资企业服务支持力度,积极构建东亚技术循环。二是推动外贸优化升级。推动加工贸易转型,提升生产型出口企业竞争力,鼓励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三是扩大服务业开放。吸引外资更多投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争取服务业对外开放试点,着力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四是加大“海外江苏”建设力度。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提升我省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位势。五是打造国际物流通道。增强全省海陆港口群功能,提升中欧班列综合效能,支持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增强全省机场群功能,打造区域性全货运枢纽机场。六是构建制度型开放新优势。加快先行先试和制度创新,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高水平建设江苏自贸试验区,构建更加开放、透明、规范的外资外贸制度体系。 徐康宁从理论高度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面对新形势、新环境的一种有效应对,也是中国长期发展战略。首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为一般的供给扩大需求,更不是为落后产能提供市场,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引导,更多的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如粮食安全、要素安全等。其次,要关注有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能够促进我们关键产业发展的领域,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要把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高技术关键产业创造必要的发展环境。再者,双循环格局强调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但绝不是封闭资源的流动、锁住资源的配置,而是要强调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将长三角地区打造为真正的国家创新高地。 符贵兴用企业长足发展的实践阐述了开放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多方面的外部压力,但是基于自身综合实力以及疫情防控的领先优势,有望长期保持内部产业链和市场的相对韧性,未来存在化危为机的长期潜力。双循环新格局的提出既顺应了全球政治、贸易等环境的变化,也顺应了中国现阶段产业与市场的发展阶段,是中国抢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稳步实现富有活力的长期增长以及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 周凯就营造文化开放协作机制 ,从政策、科技、市场角度,提出了实现文化经济融合创新路径:一是打造优势内容的IP变现核心,让多元化IP成为内容供给端的竞争核心。二是推进“文化+”转向“文化融合”,实现文化+经济的完美融合。三是通过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变革升级。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动,打造适合新一代群体需求的新兴文化业态。 沙龙下半场为互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线上线下参会代表及线上网友提出的“十四五江苏需要关注的开放发展指标”“江苏如何融入世界上下游产业链中”“江苏如何利用开放环境挖掘自主研发源动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中如何利用世界优秀文化资源”“江苏如何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回答,取得良好的思维碰撞效果。 黄健在总结中提出,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相对完备的经济体系,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潜能、回旋余地和经济韧性,这是双循环发展的主要依据,也是中国应对外部挑衅的底气所在。两个循环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国内循环是主体,国际循环是前提。开放是强盛的支点,封闭是衰退的加速,在美国封锁中国的同时,中国要坚持开放再开放,用好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国际上说话就有力量;第二个支点是深化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增加动力,才能增加活力。同时要敢于看到自身的不足,毫无例外地吸收、学习他国经验,向国际对标,取长补短。 (省社科联学会部 陈婷) |
|